服务热线

18663981369

微信服务号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区别有哪些 ?如何防范用工风险 ?
添加时间 :2019-12-16 浏览次数: 2562

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 ,有保障”的一站式服务


随着市场化用工深化改革 ,我国企业主流的用工形式逐渐形成包括合同制用工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三足鼎立”之势 ,其中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作为相对较新的用工形式 ,隐含着较多的法律风险 。


用工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无疑是最直接 、最稳定 、最可靠的用工形式 ,但这往往会面临较高的用工成本与用人单位责任 。


考虑到目前大量国有企业与集团公司对于正式员工的编制有着较为严格的管控制度 ,为降低用工成本 ,规避法律及制度风险 ,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作为正式用工的补充 ,逐渐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指由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 ,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给付劳务 ,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 ,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 。劳务派遣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相分离 。 

(一)劳务派遣的三方法律关系


1.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


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下 ,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双方建立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 ,应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


该条款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的雇主需承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社会保险等责任 。但这种劳动关系有别于正常的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单位并不实际使用劳动者 ,而是将其派遣至实际用工企业从事劳动 。



2.劳务派遣单位和实际用工企业之间的关系 。


在劳务派遣中 ,派遣单位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中 ,派遣单位承担的义务主要是把符合用工单位要求的合格劳动者提供给用工单位 ,用工单位承担的义务主要是向派遣单位支付服务费用 ,该协议符合民事合同的基本特征 ,双方之间建立的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民事合同关系 。


通过该种形式 ,用工企业将用工责任部分转嫁给劳务派遣单位 ,通过设置差异化薪酬福利制度 ,达到降低用工成本的目的。




3.实际用工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


在劳务派遣关系中 ,劳动者实际在用工企业从事劳动活动 ,接受用工企业的管理 。双方基于劳务派遣协议 ,实际用工单位获得对劳动者的管理使用权 ,劳动者向实际用工企业提供劳务 ,但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


(二)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1.劳务派遣员工使用的风险 。


随着法律的完善 ,法律明确要求劳务派遣适用于“临时性 、辅助性 、替代性”工作 ,其中“临时性”明确劳务派遣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时《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于劳务派遣岗位的比例做出了不得超过10%的规定 ,而大多数企业的劳务派遣员工 ,从事的是主营业务的正常工作 ,部分央企的派遣员工比例甚至超过30% 。


这种使用方式本身就是违法违规的行为 ,很可能面临劳动监察部门的行政处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 、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以每人五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


在诉讼阶段还存在承担违法用工责任的法律风险,法律层面已明确劳务派遣制度的补充性用工性质 ,企业在实际使用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时应尽力去满足法律的规定 ,同时探索新形势的用工形式 ,逐步实现合规化运营 。


2.承担管理者风险 。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 :


劳务派遣期间 ,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 ,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由于用工单位享有对劳务派遣工作人员进行指挥管理的权利 ,相应的要对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 :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 ,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


由于被派遣劳动者与实际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 ,双方的互相制约程度较低 。追偿权很可能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建议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约定 ,若被派遣劳动者侵权导致实际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的 ,其可向劳务派遣企业追偿 ,以化解部分风险 。


劳务派遣模式风行以来 ,虽有效的降低了部分企业的负担 ,但对于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缺乏有效的保障 ,舆论对其的批评不绝于耳 。


2013年7月《劳动合同法》进行修订 ,从法律层面上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做出了规范 。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 、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


临时性岗位指存续时间少于6个月的岗位 ,辅助性岗位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 ,替代性岗位指用工单位劳动者因脱产学习 、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 ,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且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


2014年3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施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对于劳务派遣的岗位比例出了10%的范围要求 ,对于超出比例的 ,用人单位应在2年之内降至10%以下 ,同时要求辅助性岗位的设定应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确定 ,并在劳务派遣岗位同工同酬之外增加了同工同福利的规定 。 


新法新规的实施 ,使得劳务派遣的经济效益显著降低 ,加之法律对用工单位赋予了更多的保障义务 。不少企业开始寻求新的用工形式 ,原本日渐势微的劳务外包迎来了新的“春天” 。


劳务外包


岗位外包是把企业一些非核心的业务 ,通过外包的方式 ,交由第三方的人力资源公司来完成 ,以此整合利用内部和外部两种专业化资源 ,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企业的核心优势的一种用工形式 。 


(一)劳务外包中的三方法律关系 


在劳务外包法律关系中存在三方主体 :即发包单位 、外包单位(承包单位)和劳动者 。


1.外包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


外包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为直接用工关系 ,双方之间可能存在雇佣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就此法律尚未做出强制规定 ,由外包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自行协商 。 


2.外包单位与发包单位之间的关系 。


发包单位和外包单位之间为合同关系 ,双方因订立的业务外包合同而各自承担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通常来说 ,劳务外包模式中 ,发包人支付报酬 ,购买的是外包企业的劳务成果 。在性质上更接近于承揽合同 。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条“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 ,交付工作成果 ,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 。”借由承揽合同来保障和实现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交付业务成果 、给付报酬的民事法律关系 。


承包单位不仅负有签合同 、发工资 、缴保险的义务 ,还须承担员工管理 、劳动过程控制 、最终产品服务质量控制等一系列责任 。承包方与发包方通过民事法律关系调整劳务关系 ,发包方不再涉及承包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 、福利 、加班费等问题 ,人力管理成本降低的同时较大程度避免了劳动争议。 


3.发包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


单从法律关系上来说 ,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劳动者只需提供发包单位要求的劳动成果 。发包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管理 ,除非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 ,发包单位无需对劳动者承担任何责任 。 


(二)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区别 


1.是否建立法律关系不同 。


劳务派遣中 ,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直接建立法律关系 ,如《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至六十五条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企业直接享用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成果 。而劳务外包中 ,发包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建立任何法律关系 ,企业通过外包单位间接享用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成果 。 


2.规章制度是否适用不同 。


劳务派遣中 ,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直接适用于劳动者 ,劳动者除应当遵守劳务派遣单位的规章制度外 ,还须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 ;而劳务外包中 ,劳动者只需要遵守本单位即外包单位的规章制度 ,无须遵守发包单位的规章制度 。 


3.管理模式不同 。


劳务派遣中 ,用工单位是对劳动者提供服务的全部过程进行管理 ,可以通过培训 、考核 、奖惩等手段提高劳动者的服务质量 ;而劳务外包中 ,发包单位通常只能对结果进行验收 、管理 ,并通过提高或降低向外包单位支付的价款进行质量管理 。


(三)劳务外包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1.“假外包”被认定为“真派遣”的风险 。


劳务外包可起到比劳务派遣更好的风险隔离的效果 ,同时对于用工成本的降低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 。但是依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 :“用人单位以承揽 、外包等名义 ,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 ,按照本规定处理 。


劳务外包中 ,发包方不具有对劳动者的用工权利 ,而主要基于合同 ,通过约定或明确业务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要求 ,购买外包方的业务成果 。也就是说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的投入 ,并通过对劳动者实施管理控制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


劳务外包 ,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产出 。如果用人单位直接对外包员工进行管理 ,支付工资 ,缴纳社保等行为 ,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劳务派遣 ,从而失去其相较优势 ,甚至可能面临离职员工的高额索赔 。


在使用外包员工过程中 ,尽量避免对其进行直接的人事管理行为 ,避免与其个人签订任何的书面协议 ,避免直接为其发放工资 、缴纳社保等行为 。与劳务外包企业签订规范的外包协议 ,避免出现不恰当条款 ,从而被法院认定为劳务派遣协议的情况发生 。


2.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


外包员工与发包企业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 ,也无需受其规章制度约束 ,加之外包员工的不稳定性更强 ,极易导致公司的商业秘密泄露 。


对于核心关键业务岗位或可能接触到公司商业机密的岗位杜绝使用外包员工 。对于将长期在本单位工作 ,表现优秀的外包员工考虑转为派遣或者正式的合同用工 ,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 ,守护企业的商业机密 。


同时 ,在外包协议中对于保密做出明确合适的约定 ,对于外包员工对发包企业造成的损失 ,保留对劳务外包企业的追偿权 。


随着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日益规范化 ,劳务外包的形式必将出现一个新的高潮 ,但是随着法治环境的不断完善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法律对于劳务外包的规范也只是时间问题 。


本文虽然对劳务派遣与外包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提出来些许的对策 ,但也仅是立足于当下的法律规定 。企业要想最大程度的规避劳动风险 ,还是需要通过规范的手段进行人员管理 ,实现合法合规 、高效有序的运转 ,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赢 。


扫码关注更多信息


山东盈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江山南路458号华鲁中心8楼
电话 :18663981369
邮箱 :fenglinggroup@yeah.net
官网 :https://www.4007777369.com
版权所有 山东盈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21002001210